close

「我要先滿足所有人的要求,才能做自己」

「因為怕別人不開心所以不敢做自己」

Clary

是否你也是常常為了他人的想法著想,卻忘了自己的其實更是需要自己關照的優先對象。

 

書中以一位臨床心理師的角度,運用八個真實的例子,佐證許多人「過度努力」這件事情。

在這個急遽變化的社會,每天一早醒來打開手機,就開始接收龐大的訊息。

我們可能早已習以為常這樣的時光,即便覺得很壓力、很累,卻還是馬不停蹄地過著這樣的生活。

我自己會覺得早上起來的時候是腦袋最為清淨的時候,但是到了晚上卻會變得很混沌,各種瑣事都會盤據在腦中。

可能煩惱未來幾天還有什麼報告要交、最近可能講錯了什麼話的反省,每天的行程緊鑼密鼓,似乎忘了應該平靜下來休息。

「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,你就不夠有用、不夠好、不夠優秀」

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好好檢視自己的情緒,而是在日常的壓力、繁忙的工作之中默默收起情緒的鋒芒,試圖呈現自己的好給外人看。

如果疲憊、無力的面貌被別認看到,就像是真實的自我的脆弱曝光一般,好像就輸了。

 

不「有用」就沒有用,必須最「有用」的醫師

書中舉了一個例子,是關於醫院一位醫師,

來到了全國數一數二的醫院,該醫院多半是頂尖醫學系直升上來的醫師,因此競爭非常激烈。

身為醫師,又給人總是穩重的形象、機制判斷每個診斷,是病人病弱時信賴的靠山。

然而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中,除了輪值的壓力、同事競爭壓力似乎意味著沒辦法喘息,一但停下來,其他人就爭相超越你了。

 

我永遠都不夠好:把自己打趴的自責小姐

卉欣,一次次在工作會議中出現「過度換氣」情況最後來找到心理師這裏。過度換氣是被醫師診斷為「疑似恐慌」的症狀。
可能很多人跟她一樣,從小到大,父母親總對他和兄弟姊妹有著諸多的期待,希望他們有好工作、成績要頂尖、日常的禮貌等等。

內心總承受達不到他人期望的挫折,積累許多對自我的懷疑情緒,時不時就爆發出來。

 

聽完這段故事其實覺得有些部分跟自己有點像,可能是長輩從他們的長輩傳遞下來的教養方式吧,就是比較嚴苛,希望小孩能每一步都能照著他們的期待,希望小孩能夠在他們的「馴化」之下,達到他們所「期待」的樣子。

然而即便有時的一些責罵對他們來說是出於當下的情緒,急於「導正」小孩的方式。

但以書中的卉欣,或者我或你都可能是當中的主角。潛意識早已被這樣的責備「不夠好、怎麼又做錯、你這樣不對」等等的言論深植內心,繼而出現自我懷疑的創傷。

 

然而是真的不好嗎?

也許可以試著常常停下來,多看看自己做了哪些,看看自己其實沒有那麼差,其實已經很努力了!:)

 

簡單列舉兩個書中的例子,還有其他詳細的內容可以直接去看原書喔:)

 

博客來購書連結:《過度努力》

 

圖片來源:博客來網站

arrow
arrow

    河芮Cl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